第五节 追踪-《秘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那似乎是一个通告类的消息。本市于1月26日在银南宾馆举行楚凌教授《关于兰陵王王妃陵墓》报告会。

    楚凌是市博物馆研究所的副所长。高成曾经在一次文物盗窃案中和他见过几面。印象中,楚教授是个不怎么爱说话文文弱弱的书生模样。没想到,他竟然开报告会了。

    正在思索的时候,电梯开了,杨帆拿着一个档案袋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高成放下报纸,迎上前去。

    “‘死神’所使用的IP地址已经查了出来,不出错误是出自东北一个偏远城镇的驻军部队所在地。至于,那个玉陵村,在地图上也只是简单的梗概介绍。”对于上述情况,杨帆说局长向他推荐了一个人。他就是市博物馆研究所的楚凌教授。局长说,楚凌教授的父亲楚天南在四十年前,曾经带着一支考古队在玉陵村呆过很多年。

    “楚凌。”高成轻轻念了念这个名字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下午,高成开车一个人去了银南宾馆。

    银南宾馆,位于城市的中心,一直以来都是**会晤或者富商合作的星级酒店。这一次,楚凌教授的报告会,无疑也是整个城市的特大新闻。

    天一亮,银南宾馆便被一些媒体记者包围了。他们用敏锐的目光,捕捉着所谓的新闻焦点。楚教授的报告会并没有过多的宣传,不过,却仍然有很多外地的考古学家慕名而来。

    高成看了看时间,报告会已经快要开始了。他打开车门,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高成在前面一排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台上的楚凌显得精神抖擞,他不时地挥手向台下人示意问好。坐在高成旁边的一个老人不住地赞扬:“不愧是楚天南的儿子,的确有他父亲当年的风范。”

    “您,也认识楚天南啊!”高成侧过身微笑着小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也只是有幸谋过几面。当年,我还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。只听说当年楚教授带的考古队,那可是国内顶一的老手。”老人神采飞扬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我听说楚教授去的好像是什么玉陵村。”高成试探着继续问道。

    “对,当初兰陵王高长恭的红颜知己就是葬在那里。那个地方,天朝南,水向北。本是陵墓的最大忌讳。可兰陵王硬是把自己心爱的人葬在了那里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,兰陵王把他的那个面具一起放在了棺材里。传说,兰陵王的面具本是西域一个异族的供奉之物。自从兰陵王戴上它,可以说是战无不胜。所以,兰陵王把那个面具一起放到了爱人的棺材里。并且下了一个诅咒,如果谁要是侵犯了他爱人的陵墓,诅咒也将开始启动,生生世世,永不停息。”

    “这,不会是真的吧!”高成干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呵呵!这个在考古界并不希奇。当年埃及法老图坦卡门的王墓被打开的时候,王墓门上的那句诅咒之语后来不全都在应允在闯入者身上。虽然后来,专家归结于是墓内病毒所致,可,也并没有足够的依据。据说,当年楚教授和他的考古队便是失败于此。唉,中国很早就有句话叫‘死者为大’。可,如果不走近古墓,我们如何了解历史啊!”老人叹着气说道。

    高成没有再说话。图坦卡门的故事高成也听过。诅咒之说,电视电影上也是层出不穷。可,这可能吗?一个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人,怎么可能设下咒语杀死闯入者呢?

    “高队长,你怎么也来了?”忽然,一个柔和的女声轻轻地钻进了高成的耳朵里。高成抬头一看,一个女孩站在他面前。面容有些熟悉,却想不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是?”高成有些迷惑地看着眼前的女孩。

    “我是成小夕,杨帆的女朋友啊!”女孩微笑着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哦,我想起来了。是你啊,你怎么在这啊!”高成这才想起,原来是杨帆的女朋友他以前曾经在杨帆的家里见过一次。

    “我在这工作。”成小夕笑呵呵地说。

    “哦,这样啊!我说杨帆怎么不和我来。原来是怕遇见你啊!”高成忍不住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。

    “不是,杨帆有个表妹,大学毕业在家。整天也不找工作,迷上了上网。这不,让杨帆去教育她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现在的年轻人啊!唉!”

    提起上网,高成突然想起了妻子。如果不是因为上网,妻子也就不会和“死神”相识,更不会出事。

    成小夕和高成简单寒暄了两句,便去工作了。

    高成一边听,一边沉思着。掌声忽然响了,潮水般雷动。高成看了看台上,原来报告会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他起身站起来,往后台走去。

    后台就在演讲台的后面,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客房,门前站着两个保安。

    “我找一下楚教授。”高成走过去很有礼貌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是哪位?”左边的保安有些鄙夷地看了高成一眼。

    “就说是他一个朋友。”高成笑了笑说。

    “对不起,楚教授朋友多了。现在,不见客。”另一个保安一口回绝了。

    “谁啊,是谁找我?”正说着,房里传来了楚教授的声音。然后,楚教授探头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是,高队长。”楚教授仔细端详了一下高成,喜声说道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