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节 转换情绪,把问题想通-《少生气的智慧》
第(2/3)页
因此,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,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。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误会,从而融洽地合作。
你无法选择你的老板、你更无法选择你的出身,可是我们却可以选择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。一个苛刻的老板,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力;一个贫苦的出身则可以更加激发我们奋发图强的斗志。
其实,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只是每个人面对烦恼时,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。凡事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,心中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,眼前才会出现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景象。
乔治·罗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逃往瑞典,之前他曾在维也纳当过很多年的律师,人生阅历和生活阅历都很丰富。到了瑞典,他已身无分文,他必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已。
他学过好几种外语,既能说又能写,因而他想到一家进出口公司找份秘书工作。他给很多公司写信,表明了自己的想法,绝大多数公司回信告诉他,现在处于战争时期,他们不需要这类职员,不过他们已把他的名字存入档案。
其中有一封回信这样写道:“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,你既错又笨,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。即使需要,我也不会请你,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都写不好,信里全是错字。”
乔治·罗纳读完这封信后怒火中烧,他简直要疯了。这个人也太讨厌了,自己的瑞典文写得狗屁不通,错误百出,还有资格指责别人,太狂妄了。于是他也写了一封信,想气气那个讨厌的家伙。
他转念又想,等一等,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得不对呢?我学过瑞典文,可是它不是我的母语,或许我真犯了很多我不知道的错误。如果这样的话,我想找到一份工作,就必须努力学习。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,尽管他本意并非如此。他用这种难听的话表达意见,或许自有他的道理,我应该写封信感谢他一番。于是,他写了一封感谢信。
后来,他竟然被这家公司聘用了。
平息了怒火,换回了前程,有这样一种交换,你又何必抱着气愤死守不放?
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,而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又各不相同,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郁郁寡欢,也有些人会从中发现快乐!
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,但是却应该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。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,不仅能够看得更开阔一些,自己的心态会变好,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。
圣诞节的时候,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。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,橱窗里装饰着彩灯,乔装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,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