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在家里偷摸,浅尝辄止了一下。 程学民下午去了一趟燕大图书馆,虽然是放假期间,但图书馆这边并没有闭馆。 正巧今天礼拜天,轮到陈书民在当班。 “学民,你回来了?” 陈书民有段时间没看到程学民,见到他突然出现在图书馆,真的不要太惊讶。 跟着赶紧上前打招呼。 “昨儿刚回来的,正好在学校里溜达了一圈,便过来看看你!” “怎样?老陈,都礼拜天了,还在当班呢?” 程学民笑着跟老陈打着招呼,确实好久没过来看看啦。 “我还能怎样,就这样!平时闲着没事,一般都在图书馆。” 陈书民打开书柜旁的侧门,把程学民迎了进去,说道,“现在学校都放假了,其实也没什么人,左右都是躲出来图个清静!” “我家里的情况学民你也知道,现在更是都在放暑假,吵闹的能把这个家,都给你掀了!” “所以眼不见为净,多出来图个清静,顺便也写点稿子,补贴点家用!” 程学民听了点点头,老陈家里确实够闹腾的,大大小小生了五个! 大的刚上初二,小的两周岁都不到,再过几年,可以说是超生游击队。 家里又是老陈一个人工作,他媳妇是家里的包办婚姻,文凭不高相当于文盲,学校方面多为照顾,按教职工家属给安排了一份临时工,但工资票证有限。 平时也得亏老陈写的稿子,补贴家用。 特别是受到程学民这个牲口的刺激,老陈今年来的产量,也是跟发情了的母猪似得,一篇接着一篇。 不过都是短篇,字数篇幅有限,稿费也算可观。 就这! 还跟北岛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,搞了一个《今天》的草台班子杂志社,邀请程学民供稿入股。 程学民过来坐坐,就是过来问问《今天》杂志这期的发行怎样? 他去大西北拍摄电影的时候,正是老陈这边定稿定刊,已经在刊印装订的时候。 这都一个多月过去了,应该也已经发行了吧? “家里人多热闹嘛!” “老陈我跟你不一样,我就喜欢家里人多,吃饭都靠抢的那种,真的蛮好的!” 程学民接过陈书民的话,笑着回了一句,倒没有主动询问起《今天》的销量问题。 “那是学民你站着说话不腰疼!” “我要是也能跟你一样,在学校外面自己买套两进式的院子,前后十几间屋子的那种,我也喜欢!” 陈书民没好气的怼了一句,跟着又和程学民正经说道:“不说这些了!” “学民,你出去的这段时间,我们《今天》杂志社又发行了第二期,首版是一千册!” “跟第一期的销售量差不多,但是反响弱了不少!” “这应该是我们选择的发行时间,放在暑假有关,燕京城内的高校大学生,基本都放假回去了!” “所以未经跟你商量,我跟北岛芒克他们商量了一下,就没有后续加印!” 首版印了一千册,但因为高校放假了,所以预期的销量,并没有第一期的那么火爆。 对于这一点! 程学民也早就有心理准备,毕竟他们就是一个名不经传的野鸡杂志社,连燕大的校刊都比不上。 首期的火爆,面向的读者也基本都是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,以及刚刚返城的知青们。 可现在他们第二期发行选择在了暑假,一来学生都放假回家了,二来是返城知青也陆陆续续得到的安置,并没有刚返城没有工作时的迷茫和恐慌。 再有就是,前后相隔的时间太长了。 小半年的时间冷切,再火爆的流量,也都全部被冷却流失了。 所以程学民对这个预期,还是有心里准备的。 听了也是点点头,安抚陈书民说道:“这个是正常的,不加印也是对的!” “老陈你觉得有必要,等月底开学的时候,加印一千册,也没问题!” 本来程学民的打算,是准备以《今天》这个野鸡平台,打造他的文学平台,可现在想想当时有点想当然。 在没有注册发行权的情况下,即便你再怎么折腾,也只能算是编外的小打小闹,根本上不了台面。 别的不说! 就程学民刚回来之前,他们地区的榆林文学,每期的销量可能还没《今天》的高。 但人家是编内,只要有火爆的稿子,就能加刊加印面向全国发行,多多益善。 反之《今天》呢? 也就只能在燕京各大高校小范围的发行,还得免费送,不能卖。 因为是编外,没有资格卖! 这种只赚吆喝的文化输出,没钱途啊! “唉,芒克他们跟你的意见倒是不谋而合,可我们的经费就靠学民你那点稿费维持,有点难搞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