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那天程学民走后,徐卓群原本打算只是粗略翻看一下那份手稿。 他内心依然倾向于,认为这是程学民不知从哪里摘抄或拼凑来的东西,一个学生不可能有这种水平。 但看着看着,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。 手稿中的想法不仅不幼稚,反而极其老辣,尤其是关于汉字字形信息的高倍率压缩技术,和还原保真度的解决方案。 直指“汉字激光照排系统”最核心的痛点。 他再也坐不住了,立刻叫来了项目组里几位核心的年轻教师和学生,关起门来,开始按照手稿上的指令代码,向实验室那台宝贵的DJS-130计算机进行输入。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耗时的工作,因为没有磁盘,每一个字符都需要手动敲入。 几个人轮流上阵,日夜不停,花了将近两天时间,才将程学民手稿上那套复杂的指令集全部输入完毕。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看着负责操作的学生敲下最后一行运行指令。 计算机发出嗡嗡的响声,指示灯快速闪烁,磁带机开始转动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实验室里静得只能听到机器的运行声。 突然,联接计算机的输出设备! 一台笨重的点阵打印机,开始咔嗒咔嗒地工作起来。 所有人瞬间围了上去。 随着打印头有节奏地移动,洁白的打印纸上,清晰地出现了一个标准的,笔画清晰的汉字! 国! 紧接着! 是家、科、学、技…… 打印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,连续输出了十几个不同字体,不同大小的汉字。 每一个都清晰锐利,远超他们项目组目前能达到的最佳效果! “天哪!这……这压缩比!这还原度!”一个年轻教师失声惊呼。 “成功了!真的成功了!”另一个研年轻老师激动地跳了起来。 徐卓群教授颤抖着手,从打印机上取下那张还带着温度的打印纸,看着上面那一个个仿佛蕴含着魔力的汉字,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。 困扰了项目组,甚至困扰了整个中国计算机学界,多年的汉字信息输出难题,竟然就在这迭看似不起眼的手稿指引下,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! 虽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演示,但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巨大的潜力已经毋庸置疑! “快!快去找程学民!”徐卓群猛地抬起头,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,“立刻!马上!去燕影厂把他给我找来! 不!我亲自去!备车!不,我骑自行车去,更快!” 他一把抓起桌上那迭,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手稿,像捧着稀世珍宝,也顾不上穿外套,跌跌撞撞地冲出实验室。 推上自行车就疯狂地蹬了起来,朝着燕影厂的方向飞驰而去。 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: 必须立刻找到程学民,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! 这个学生,他到底还藏着多少惊人的本事?这份手稿,将彻底改变汉字信息处理的进程! …… 就在程学民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,散布在全国各地的《太极》演员们,也陆续向燕京汇聚。 第一个归队报道的,竟然是远在青海的剑圣于承惠。 程学民亲自接待了未来的剑圣,将他安置在燕影厂的招待所内。 东厂虽然现在也隶属燕影厂,但所有的经费开支,都是分开了的! 跟燕影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。 所以程学民《少林寺》剧组人员,借住燕影厂的招待所,是要额外支付一笔安置费的。 将于承惠安顿好后,便将《少林寺》的剧本交给了他。 同时程学民也开小灶,跟于承惠详细剖析了“王仁则”这个角色的狠戾与复杂。 于承惠摩挲着程学民带给他的初步剧本,眼神灼灼,已然沉浸其中。 紧接着。 于海孙建奎师徒,计春华,胡坚强,熊欣欣等人也先后抵达。 燕影厂一下子龙虎汇聚,仿佛变成了一个武林大会。 清晨便能听到练功的呼喝声,和兵器破风之响。 程学民顺势成立了《少林寺》武训组,由于海暂代组长,负责协调大家的日常训练和基本功恢复。 他自己则穿梭于各训练场之间,观察,交流,不时提出对动作融合剧情的设想。 整个剧组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,虽然主演李连洁尚未到位。 按照与吴彬教练的计划,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强化训练,但前期的氛围已经营造得十分火热。 然而,谢进那边却是愁云惨淡。 他几乎天天往东厂办公室跑,逮着程学民就诉苦:“学民啊,我的程大厂长!你可是给我打了包票的!这剧组筹备都启动好些天了,我的女一号连个影子都没见着! 第(1/3)页